为了使学习者对栽培作物的日期有更好的印象,特提供几种常见作物的月历,以供大家参考、借鉴。
立春 |
二十四节气气候特点: " 立春 " 时值公历二月上半月,一般在 " 春节 " 前后,习惯上认为是春的开始。温度渐升, 土壤由下层开始化冻,冻土层变浅。德州市常年平均气温零下 1 度左右,最低零下 10 度左右,天气仍然干寒, 风向多变,蒸发量增大,降水量一般在 3-5 毫米,有三分之一的年份无降水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制定全 年生产计划。 ( 2 )春地运肥,耙耢保墒。 ( 3 )检修农机具。 ( 4 )做好春大麦播种准备工作,麦田镇压 保墒。 ( 5 )加强大棚瓜菜管理。 ( 6 )看管好林木果园。 ( 7 )搞好畜禽饲养及疫病防治。 ( 8 )管好鱼塘。 |
雨水 |
气候特点: " 雨水 " 时值公历二月下半月,意思是降水由雪转为雨,雨量也开始增多,但德州市雨水 前后仍以降雪为主。全市常年节气间平均气温 0-3 度。降水 3-5 毫米,多时达 10 多毫米,冻土层变浅, 土壤表层夜冻日化,开始返浆,有利于小麦返青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土壤解冻 3-4 厘米时播种大 麦,划锄小麦。 ( 2 )种蓖麻、向日葵。 ( 3 )春田耙耢保墒,灌浇白茬地。 ( 4 )选购棉种。 ( 5 )管 好大棚瓜茶。 ( 6 )果树修剪、松土。 ( 7 )加强畜禽管理和疫病防治。 ( 8 )结合积肥,整理鱼塘。 |
惊蛰 |
气候特点: " 惊蛰 " 是反映物候的节令,时值公历三月上半月,天气渐渐回暖,春雷开始震响, 蛰伏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,震惊而出。本节时逢 " 九九 " 到九尽,鲁北 土地完全解冻,气温一般 4-5 度,寒潮频繁。最高气温 18-23 度,最低零下 3-7 度。降水量一般 3-5 毫米,多时达 20 多毫米,少时不足 1 毫米。终雪时间平均在三月中旬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麦田普遍划锄,根据苗情、墒情,适时浇返青起身水和追肥。 ( 2 )继续种好大麦、豌豆、蓖麻、向日葵,抓紧种蒜,搞好大棚瓜菜管理。 ( 3 )兴 修水利,耙耢整平春田,墒情差的地块要浇水造墒。 ( 4 )盘好地瓜炕。 ( 5 )植树造 林,果树修剪整枝。 ( 6 )搞好家禽孵化、牲畜配种和畜禽防疫。 ( 7 )放养鱼种。 ( 8 )害鼠出洞,抓紧捕杀。 |
春分 |
气候特点: " 春分 " 是昼夜平分的意思,本节气时值公历三月下半月,春分这一天, 太阳直射赤道上,昼夜等长,从这一天起,白天就长于黑夜,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 量日趋增多。常年平均气温 8 度左右,北方冷空气仍不断侵入,天气时暖时寒,终霜期 鲁北一般在三月底或四月初,季水量依然稀少,一般 5-10 毫米,蒸发量明显增多,十 年九春旱为常规。 主要农事活动有: (1)小麦起身,抓紧追肥、浇水、划锄。 (2)继续整平土地,搞好春灌、春耕,耙耢保墒。 (3)棉花干籽播种,制作营养钵。 (4)地瓜上炕育苗。 (5)继续搞好植树造林,搞好果树嫁接、修剪、治虫。 (6)继续搞好家畜配种、畜禽防疫和家禽孵化。 (7)放养鱼种。 (8)消灭害鼠。 |
清明 |
气候特点: " 清明 " 时值公历四月上半月,含意是气候温和、草木萌发,杏桃开花,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。本节气德州市平均气温 12-13 度,一般 8-10 日 5 厘米地温 稳定通过 12 度,晚霜冻一般在本节内结束。有的年份出现 " 倒春寒 " 现象。降水量显 著增多,一般 10-15 毫米,有的年份不足 5 毫米。本节气是一年中大风最多、风速最大 的时期,土壤跑墒很快,旱情发展。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麦田追肥、浇水、划锄,及时查治病虫害。 ( 2 )4月10日后,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3度,开始播种棉花,相继播种高粱、谷子等作物。 ( 3 )管好地 瓜苗床。 ( 4 )种好春菜,管好大棚瓜菜。 ( 5 )稿好水稻育秧。 ( 6 )继续栽种刺槐、 枣树、桐树等发芽晚的林木,并搞好育苗。 ( 7 )喂好桑蚕 ( 8 )继续搞好家畜配种, 家禽孵化,畜禽防疫,及时播种牧草。 ( 9 )养鱼,栽种苇藕。 ( 10 )城乡同时消灭害鼠。 |
谷雨 |
气候特点: " 谷雨 " 时值公历四月下半月,是雨量增多,适合五谷生长的意思。德州市气温一般 16-18 度,极端最高气温 28-30 度,寒潮天气基本结束,一般不再出现霜 冻。降水量一般 15-20 毫米以上,旱象仍不能解除,但个别年份(如 1964 年)降雨量在 120 毫米以上。 主要农事活动有: (1)完成低洼盐碱地棉花播种任务,谷子、玉米、花生等作物于本月底播完。 (2)地瓜插秧。 (3)种植田菁、苜蓿等绿肥作物。 (4)继续麦田管理。 (5)防治地下害虫,抓紧棉花查补苗,及时定苗。 (6)种好西瓜等瓜菜。 (7)加强 林业生产。 (8)搞好畜牧、渔业生产。 |
立夏 |
气候特点: " 立夏 " 时值公历五月上半月,习惯上做为夏季的开始。立夏后,天气渐 热,鲁北常年平均气温 18 ℃左右,最高气温可达 35 ℃以上。降水量一般 15-20 毫米,蒸 发量大,空气干燥,旱情发展,常出现干热风,个别年份(如 1963 年)雨量颇多。 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春播作物相继出苗,要及时查补,抓紧间定苗,中耕松土,防 治病虫害。 ( 2 )麦田浇水,防治病虫害。 ( 3 )继续种好花生、芝麻、春玉米、红麻、地瓜插秧。 ( 4 )打坯换炕,准备肥料。 ( 5 )加强林木果树管理,喂好桑蚕。 ( 6 )加强畜禽管理,继续搞好家禽孵化。 ( 7 )搞好鱼种育肥和鱼苗放养。 |
小满 |
气候特点: " 小满 " 时值公历五月下半月,含义是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, 但还不成熟。本节气气温平均 22 ℃左右,最高气温可达 35 ℃以上。平均降水量 20 毫米 ?/CENTER> 笥遥昙始洳钜旖洗螅 ?963 年竟高达 80 毫米以上。光照充足,温度适宜,对小麦灌 浆和春播作物生长有利。但有些年份降水少,干热风频繁,对作物生长尤其是对小麦 灌浆危害很大。有时大风伴有雷雨,造成小麦倒伏。局部地区有时出现冰雹,使小 麦、春苗、果树、瓜菜受损。 主要农事活动有: (1)小麦进入灌浆、乳熟阶段,应浇麦黄水,预防干热风,防治白粉病、锈病、蚜虫等。 (2)突击麦田套种玉米、棉花、花生等。 (3)防治棉花、谷 子、果树、蔬菜上的病虫害。 (4)棉田除草、修棉、追肥、浇水、粮田中耕锄草,晚播田查补间定苗。 (5)搞好小麦种子的田间去杂。 (6)备好收割、打轧、播种机 具,运地头肥,备妥良种。 (7)搞好蔬菜林果生产。 (8)管好牲畜,特别注意对怀孕母畜的管理。 (9)鱼苗育肥防病,对亲鱼进行人工促产。 |
芒种 |
气候特点: " 芒种 " 时值公历六月上半月,意思是有芒的作物(主要指麦类)成熟收 割,夏播作物播种的时节。常年平均气温 23-24 ℃,最高气温在 35 ℃以上。本节气值雨 季前夕,降水仍然不多,而年际间差别大,局部地区往往出现冰雹,砸毁小麦、春 苗、瓜菜等。有的年份干热风频繁,小麦晚熟品种受损严重。少数年份阴雨连绵,影 响小麦打轧,造成霉烂。
主要从事活动有: (1)麦田选种,抓紧收割,做到精收细打,颗粒归仓,注意防风、 雹等自然灾害。 (2)加强麦田套种作物的管理。 (3)抓紧播种夏直播玉米、大豆等。 (4)高梁、玉米制种田去杂。 (5)棉田适时追肥、浇水、松土、治虫、修棉。 (6)加强林果、畜牧、水产管理。 |
夏至 |
气候特点: " 夏至 " 时值公历六月下半月,交节这天白昼最长,日照长达 14 个多小 时,日后白昼渐短,温度继续升高,平均气温 26 ℃左右,由于东南季风增多,降水量 也随之增多,一般 40-50 毫米。雨季多在六月底七月初开始。有的年份出现暴雨,本节 气往往冰雹次数多且严重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1)春播粮食作物及时追肥、浇水、松土、除草、治虫等.(2)夏播作物查、补、间、定苗.(3)加强棉花田间管理.(4)春玉米、高梁制种田拔 除杂株,玉米母本及时去雄.(5)管好蔬菜,及时收刨大蒜.(6)加强林果畜禽管 理.(7)培育鱼苗,人工催产,防治鱼病.(8)保护利用青蛙. |
小 暑 |
气候特点: "小 暑 " 是炎热的意思, " 小暑 " 表示虽然热,但还不如 " 大暑 " 炎热。本 节气时值公历七月上半月,进入 " 伏天 " ,常年以 " 中伏 " 最热。平均气温 26-27 ℃, 最高气温达 40 ℃以上。降水 90 毫米以上,个别年份(如 1961 年)在 350 毫米以上,是全 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,并会出现大暴雨、雷击和冰雹,但也有的年份出现伏旱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加大防汛、抗旱力度。 ( 2 )加强棉田管理。 ( 3 )晚秋作物定 苗、松土、追肥、浇水、治虫。 ( 4 )结合灭草荒,大力沤制绿肥。 ( 5 )种植萝卜等 秋菜。 ( 6 )雨季造林。 ( 7 )管好牲畜,收割青草。 ( 8 )加强水产生产。 |
大暑 |
气候特点: " 大暑 " 时值公历七月下半月,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,平均气温 27-28 ℃, 最高可达 40 ℃以上,德城区 1955 年 7 月 23 日极端最高气温竟高达 43.4 ℃,为全省之冠。 降水量 80-90 毫米,相对湿度 80-90% ,常有雷雨冰雹出现,但有些年份有伏旱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1)防洪排涝抗旱。 (2)雨后锄地,消灭草荒,防治病虫。 (3)棉花中耕、追肥、治虫、打顶、抹杈、掐边心。 (4)大搞积肥,大沤绿肥。 (5)利用空闲地广种萝卜等蔬菜。 (6)雨季造林。 (7)管好牲畜,预防日晒病、烂蹄病,割晒青草。 (8)加强水产管理,预防泛塘。 |
立秋 |
气候特点: " 立秋 " 时值公历八月上半月,习惯上表示秋季的开始,但气温未降至秋 季标准,故有 " 三伏不尽秋到来 " 之说。温度开始下降,平均气温 26-27 ℃,最高气温 仍在 35 ℃以上,一般早晚有些凉意,中午前后依然炎热。降水量开始减少,一般 70-80 毫米,常有大风和暴雨出现,但也有些年份出现早秋旱。一般光照充足,有利于早秋 作物的生长发育。 主要农事活动有: (1)加强棉花中后期管理,分期打边心,去空枝,酌情疏老叶,防 烂铃。 (2)加强晚秋粮食作物的管理. (3)种好大白菜等秋菜. (4)积肥造肥,为 秋种备足肥料。 (5)管好果林. (6)加强牲畜管理,预防牛流感等疾病,促膘肥体 壮,以利秋耕秋种期间的使役. (7)加强水产生产。 |
处暑 |
气候特点: " 处暑 " 时值公历八月下半月, " 处暑 " 是隐藏终止的意思,说明暑气渐 消,夏天随之过去,早晚虽凉,中午还是炎热的,温差增大。平均气温 24-25 ℃,比前一个节气降低 2 ℃左右。降水显著减少,平均 30 毫米左右,常出现秋旱,但个别年份降雨量达 100 毫米以上。本节气有利于大秋作物的正常成熟和棉花吐絮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高梁、春玉米、谷子等早秋作物成熟,应搞好选种,及时收获。 (2)加强棉花的后期管理,棉花开始吐絮,要及时采摘、交售。 (3)加强粮食作物的后期管理,运地头肥,早倒茬耕翻,做好秋种准备。 (4)绿肥作物在盛花期压青。 (5)管好秋菜,大棚蔬菜垒好墙体。 (6)梨、苹果、枣陆续成熟,及时摘收。 (7)加强牲畜管理。 (8)加强水产生产。 |
白露 |
气候特点: " 白露 " 时值公历九月上半月,表示天气渐凉,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常 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白色的露珠。平均气温 20-22 ℃,最高气温在 30 ℃左右,日温差为 全年之冠,白昼炎热,夜晚凉冷。降水量继续减少,一般 15-20 毫米,多数年份在 10 毫 米以下,甚至无雨, 1957 年德城区全月竟无降水,但个别年份也有大雨出现。一般情 况下,本节气风和日丽,天高气爽,光照充足,有利于作物的成熟和棉桃开裂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棉花进入吐絮盛期,及时摘花、继续修棉。 ( 2 )搞好玉米选种,粮食作物成熟后及时倒茬、灭茬、运肥、浇水、耕翻、耙耢,以备播种冬小麦。 ( 3 )选换小麦良种,做好发芽试验,备足农药、化肥,检修耕播机具。 ( 4 )加强秋 菜管理。 ( 5 )及时摘收枣、梨、苹果等。 ( 6 )大搞青贮玉米秸,做好秋季家畜配种 及畜禽防疫。 ( 7 )搞好渔业生产。 |
秋分 |
气候特点:" 秋分"时值公历九月下半月,意思是昼夜平分。秋分过后,白天渐短,气温显著下降,平均 16-18 ℃,最高25 ℃左右。降水量一般在15-20毫米,有的年份在30毫米以上,但也有些年份在10毫米以下,甚至无雨。晴朗天气较多,天高气爽,气 候宜人,是播种小麦的有利时机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晚秋作物开始收割,要精收细打,颗粒归仓。 ( 2 )进入秋季大忙季节,保质保量地种好小麦。 ( 3 )及时采摘棉花,晚熟地块还要修棉,九月底十 月初喷洒乙烯利促熟。 ( 4 )种好菠菜等越冬蔬菜,大棚、小拱棚菜扣膜。 ( 5 )管好 果林,采摘果品。 ( 6 )牲畜发情旺季,抓紧配种,搞好畜禽防疫,继续搞好玉米秸青 贮。 ( 7 )加强水产生产。 |
寒露 |
气候特点: " 寒露 " 时值公历十月上半月,表示气温低,露水寒凉的意思。平均气温 14-16 ℃,有些年份出现霜冻。降水量 15 毫米左右,多数年份不足 10 毫米,有些年份无 降水,个别年份降雨颇多。光照充足,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节气,素有秋高气爽 之称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抢时间,保质保量地种好小麦。 ( 2 )继续收获夏玉米、高梁、大豆、花生等作物,大豆田间选种。 ( 3 )及时摘收棉花。 ( 4 )挖好地瓜窖,留种地瓜在霜前收获、存放。 ( 5 )管好秋菜,大棚内播种黄瓜、西红柿等。 ( 6 )管好 果林,采集树种,采摘晚熟果品。 ( 7 )大力收集代食品和牲畜饲草。 ( 8 )育肥越冬 鱼种,起捕成鱼,采藕芡。 |
霜降 |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1)抓紧查补小麦苗,复治地下害虫. (2)收藏切晒地瓜,粮食入库。 (3)抓紧棉花摘收出售。 (4)及时收藏秋菜,大棚黄瓜嫁接。 (5)搞好复收,收集饲草. (6)搞好林果行翻掘,增施肥料. (7)管好牲畜,严防啃青苗. (8)继续捕捞成鱼,收获藕芡. (9)消灭害鼠. (10)开展农田水利建设. |
立冬 |
气候特点: " 立冬 " 时值公历十一月上半月,习惯上认为是冬季的开始。本节气多偏 东北风,寒潮天气增多,温度迅速下降,平均气温 7-9 ℃,比前一个节气降低 4-5 ℃, 最高气温在 20 ℃以下,最低气温常达零下 2-4 ℃,土壤开始冻结(夜冻日溶),水面开始结冰,常有晨雾出现。降水量平均 10 毫米左右,个别年份(如1993 年)在 50 毫米以 上,有些年份可始见雪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浇好小麦封冻水,结合绕水追肥、松土。 ( 2 )搞好复收,拔棉 柴,抓紧冬耕。 ( 3 )收刨大葱、胡萝卜等蔬菜,管好大棚菜。 ( 4 )开展冬季植树造 林,继续采集树种。 ( 5 )加强牲畜初冬管理。 ( 6 )越冬鱼塘并塘,鱼塘蓄水。 ( 7 )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,根治旱涝盐硷。 ( 8 )搞好多种经营。 ( 9 )开展冬季灭鼠。 |
小雪 |
气候特点: " 小雪 " 时值公历十一月下半月,含义是降雪季节开始,但雪量不大。小 雪后,温度剧烈下降,平均气温 3-4 ℃,比前一个节气下降 3-5 ℃,最高气温 10-12 ℃, 最低气温零下 4-5 ℃,极个别年份(如 1993 年)达零下 20 ℃左右。冻土深度最大可达 6-8 厘米,尚处在不稳定冻结阶段,多数年份该期间仍可冬耕。降水量平均 6-8 毫米, 多数年份不足 3 毫米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继续冬灌小麦,灌后松土。 ( 2 )抓紧拔棉柴冬耕。 ( 3 )收砍 大白菜,管好越冬菜和大棚、小拱棚瓜菜。 ( 4 )开展冬季积肥。 ( 5 )继续植树造林。 ( 6 )加强牲畜、鱼塘越冬管理。 ( 7 )大力修筑台田、条田,平整土地,搞好农 田基本建设。 ( 8 )搞好多种经营、副业生产。 |
大雪 |
气候特点: " 大雪 " 时值公历十二月上半月,含义是降雪开始增多,且地面开始有积 雪。平均气温 0 ℃左右,最高气温 7-9 ℃,最低气温零下 6-8 ℃,个别年份零下 16-17 ℃。土壤开始封冻,最大冻土深度 10 厘米,有些年份冻土浅,中午前后仍可耕地。降 水稀少,平均 2-3 毫米。雾日之多,为全年之冠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继续划锄小麦,特别是冬灌麦田,务必划锄,以保墒增温防冻 裂。 ( 2 )趁地封冻未牢,抓紧冬耕。 ( 3 )继续冬季造林护林,管好果林。 ( 4 )继续 开展冬季积肥,修理栏舍,保护牲畜安全越冬。( 5 )挖沟、修渠、打井,水利配套。 ( 6 )开展多种经营,搞好副业生产。 ( 7 )管好鱼塘 |
冬至 |
气候特点: " 冬至 " 时值公历十二月下半月,冬至这一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白天最短,所以冬至又叫 " 日短至 " ,日后白昼时间渐长。从此进入了 " 数九寒 天 " 。平均气温零下 2-3 ℃,最高气温多数年份不足 8 ℃,最低气温零下 12-15 ℃,个别年份达零下 20 ℃。随着气温的降低,冻土逐渐加深,一般达到 15-20 厘米。冬至节是一年当中降水量最少的一个节气,平均降水量仅有一毫米,多数年份无降水或仅有微量降水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管好瓜菜窖及大棚、小拱棚瓜菜。 ( 2 )打井、深挖沟渠。 ( 3 )搞好牲畜圈棚的保温,保障牲畜安全越冬。 ( 4 )开展多种经营。 |
小寒 |
气候特点: " 小寒 " 时值公历一月上半月,是天气寒冷的意思,平均气温零下 3-5 ℃,隆冬 " 三九 " 有大半天数处在本节气内,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气,有小寒胜大寒之说, 平均 5-7 天有一次寒潮侵入,最低气温多在零下 15-20 ℃,德城区 1958 年月 1 月 15 日极端 最低气温竟降至零下 27 ℃,为全省之最。冻土深度一般 30-35 厘米。降水稀少,平均 2-3 毫米,少数年份降雪多。因温度低下,往往小麦、果树、窖藏瓜菜及畜禽遭受冻害。 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管好地瓜窖,严封窖口,窖温保持在 13 ℃左右。 ( 2 )加强大棚、小拱棚瓜菜管理,西红柿、黄瓜等采摘出售。 ( 3 )大搞积肥,单积草木灰。 ( 4 )防止牲畜啃青。 ( 5 )加强畜禽防寒措施,畜舍温度保持在 10 ℃以上。 ( 6 )鱼塘冰 面积雪要及时清扫,以保持良好光线。 ( 7 )继续开展多种经营。 |
大寒 |
气候特点: " 大寒 " 时值公历一月下半月,农历十二月下半月,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 个节气,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已经到来,但温度由低渐高,往往比一上个节气有 所回升,平均气温零下 2-4 ℃,最低气温一般零下 14-17 ℃,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 20 余度。有半数年份最低气温出现在本节气。最大冻土深度 30-40 厘米,常为全年冻土 最深的节气。降水稀少,有半数年份降水不到 1 毫米,个别年份在 5 毫米以上。常有寒 潮、大风天气。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,本节气内表现尤为突出。
主要农事活动有: ( 1 )结合过春节,大搞卫生,积攒肥料。 ( 2 )加强大棚、小拱棚瓜菜管理。 ( 3 )加强林木果树的护理。 ( 4 )加强畜禽越冬管理,防止牲畜啃青。 ( 5 )继续开展多种经营、副业生产。 ( 6 )总结经验教训,以利来年再上一个新台阶。 |
节气歌 |
春雨惊分清谷天,夏满芒至暑相连, 秋处露分寒霜降,冬雪雪至小大寒,
上半年逢六廿一,下半年在八廿三, 一月两节日期定,相差不过一两天。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生育进程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
3 | 中 | 种薯播前处理 |
①消毒 每亩用种120千克,原种用瑞毒霉400倍~500倍液喷湿。
②切块 将每个种薯切成8块以上。因其顶端优势,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,然后 用10毫克/千克赤霉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种5分钟或加水75千克喷洒种块. ③催芽 将薯 块平放适墒净土上, 使薯芽向上,上铺2厘米土再平一层种薯,反复3层~4层后再上铺5厘米厚土,堆放在背阳处,用农膜盖严,15天后即可播种。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生育进程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
4 | 上 | 清明 | 播前准备 | 选茬整地 |
1、 选地 要选择砂壤或壤土。
2、 选茬 马铃薯于谷物作物轮作。 3、整地方式 于上一年秋深翻,耙耱保墒或起垄作业。播种时施化肥做种肥,每公顷用尿素75-150kg,过磷酸钙450-600kg,硫酸钾375-450kg。施用基肥时应拌施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,可每公顷施2%甲胺磷粉22.5-37.5kg。 |
中 | 谷雨 | ||||
下 |
播种 |
|
春播时候,在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6-7oC时即可播种。
播种方法:马铃薯垄作形式,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多采用双行播种机播种,施肥,覆土,起垄同时进行。行距65cm。垄作一般覆土7-8cm。 |
||
5 | 上 | 立夏 | |||
中 | 芽条生长期 | 促进多出苗 |
关键措施就是把薯中的养分,水分及内源激素调动起来。促进早发芽,多发根,快出苗,出壮苗。
在幼苗尚未出土前,进行前耢地,以减少覆土,提高低温,减少水分蒸发,兼有除草作用。 |
||
下 |
小满
|
||||
6 | 上 | 芒种 | |||
中 |
幼苗期 |
保苗 |
促根,壮苗,保证根系,茎叶和块茎的协调分化和生长。
|
||
下 | 夏至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生育进程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
7 | 上 | 小暑、 | 块茎形成期 | 促熟增产 | 以水肥促进茎叶生长,迅速建成同化体系,同时进行中耕培土,促进生长中心由茎叶迅速转向块茎。 |
中 | 大暑 | ||||
下 | |||||
8 | 上 | 立秋 | 块茎增长期 | 调水调肥 |
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,如遇干旱,每亩每次灌水15~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。 |
中 | 处暑 | 淀粉积累起 | 防旱排涝 | 尽量延长根,茎,叶的寿命,减缓其衰亡,加速同化物向块茎转移和积累,使块茎充分成熟。 | |
下 | |||||
9 | 上 | 白露 | |||
中 | 秋分 | 成熟期 | 适时收获 | 一般当植株地上部茎叶枯黄,块茎内淀粉积累达到最高值,即为收获收获期。 | |
下 |
山西,河北,吉林等省春播谷子(中熟种)生产农事操作月历表。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生育进程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4 | 上 | 清明 | 播前准备 |
选茬整地
种子处理 |
1、 选地 要选择土壤耕层深厚、 肥力高、 排水良好的岗地。
2、 选茬 谷子的前茬以豆类最好。 3、整地方式 采取补墒夹肥的三犁川整地方法整地, 当土地化冻 12 厘米时, 以补底墒。随滤水进行施肥, 公顷施优质农家肥 30000 千克, 有机生物菌复合肥 375 千克。然后破原垄合成新垄。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种状态。 |
|
中 | 谷雨 | |||||
1.晒种选种10%的盐水中, 捞出秕谷、 草籽和杂质, 然后将下沉籽粒捞出, 用清水选 3 遍, 捞出晾干备播种。
2. 药剂拌种:50%的多菌灵 500 拌种 100 千克 |
||||||
下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生育进程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5 | 上 | 立夏 | 播种 | 适时播种 |
播种时间:当耕层 10 厘米处稳定通过 8~ 10℃时, 即可播种。 (1)机械簇播 采用机械精量簇播机播种, 即在 67厘米的小垄上机械播种, 行间距 12 厘米, 簇间距 15 厘米, 利用施肥箱施入混配好的种肥, 覆土 2~ 3 厘米, 播后及时镇压。
(2) 宽幅点播。 |
|
中 | 幼苗期 | 一次保全苗适时间苗 |
第一次在 3~ 4 叶期先疏苗,即拨开死撮、 拔掉杂草、 病株。
第二次间苗在谷苗 5~ 6叶期定苗, 机械簇播每簇留 3~ 5 株, 宽幅点播的米留苗30~ 36 株。公顷保苗 52.5 万~ 60.0 万株。 |
|||
下 |
小满
|
|||||
6 | 上 | 芒种 | ||||
中 | 拔节期 | |||||
下 | 夏至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生育进程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7 | 上 | 小暑 | 孕穗期 | 促熟增产 | 每公顷喷施 400 倍磷酸二氢钾溶液 750 千克( 125 克磷酸二氢钾对水 50 千克) , 具有促进谷子生长发育, 增强抗倒伏能力, 改善品质, 促熟增产的作用。 | |
中 | 大暑 | |||||
下 | ||||||
8 | 上 | 立秋 | 抽穗灌浆期 | 以水调肥 |
促使抽穗齐,开花进程快,以充分满足谷子对水肥的要求
铲趟在谷子抽穗前封完垄,要封成张口四方垄。拔除田间杂草, 特别是 9 月 1 日后要保证田间无株杂草。 |
|
中 | 处暑 | 籽粒形成期 | 防旱排涝 | 尽量延长根系寿命,多保绿色面积,防旱排涝,力争粒多,粒饱达到壮穗。 | ||
下 | ||||||
9 | 上 | 白露 | ||||
中 | 秋分 | 成熟期 | 适时收获 |
当谷子籽粒变硬、 谷穗挂灰、 秸杆变黄时即应及时收割, 防止风撸。
2、 降水净化脱粒 捆成小捆, 码起晒穗, 不上垛, 防止谷子霉变、 预防鼠害。 |
||
下 |
1、 大棚扣膜
3月10日----3月18日
2、 浸种催芽
3月26日----4月15日
3、 秧田播种
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℃,大棚内置床温度稳定通过12℃以上时开始播种,4月18日结束。
4、 泡田整地
4月上旬旱整地,4月15日开始放水泡田,4月20日开始水整地,5月10日前结束。
5、 插秧
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.5℃,泥温稳定通过15℃事为插秧始期,5月12日开始插秧,5月25日结束。水稻高产插秧是5月15日—5月25日。
6、 晒田
水稻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位,11叶品种8叶,预计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80%时,在7叶时期开始晒田控蘖,控制9叶的同伸分蘖发生。
7、 防治稻瘟病
11叶品种水稻9.1—9.5叶期防治叶瘟,孕穗末期到始穗前期(抽穗5%--20%左右)防治水稻穗茎瘟,水稻穗茎瘟防治作为常规措施有病无病都要防治,齐穗期后15天到20天防治枝梗瘟、粒瘟。
8、 齐穗期
11叶品种的水稻7月25日齐穗,保证结实期活动积温850—900℃
9、 安全成熟期
水稻在9月11日前安全成熟,安全成熟的标志为水稻黄化完熟率95%以上。
10、 收获
水稻种子收获9月25日到10月5日,商品粮收获10月16日前结束。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气温℃ | 降水mm | 生育进程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
9 | 下 | 秋分 | 19.6 | 76.6 | 播种期 | 全苗壮苗 | 1.搞好备耕:造好底墒,备足肥料(农家肥及秸杆还田、NPK化肥)、优种(石家庄8号、烟农19、济麦19、6172)、药剂。2、按时播种,精细整地,机械深耕匀播6-9公斤/亩。 |
10 | 上 | 寒露 | 13.8 | 38.8 | |||
中 | 分蘖期 | 培育壮苗 | 1.适时中耕。雨后或浇后及时中耕破板。2、及时防治病虫草害。3、适时冬浇。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适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冬浇。4、促弱控旺。因苗因地制宜促弱苗控旺苗,搭好丰产苗架。 | ||||
下 | 霜降 | ||||||
11 | 上 | 立冬 | 6.2 | 17.9 | |||
中 | |||||||
下 | 小雪 | ||||||
12 | 上 | 大雪 | -0.3 | 4.5 | |||
中 | 越冬期 |
保苗 安全越冬 |
1、加强管护。制定有效措施搞好麦田管护,严禁麦田放牧啃青、割青。2、耙耱护麦。麦田浇后在中耕的基础上,视麦田墒情,适时耙耱或镇压,踏实土壤,弥补裂缝,护苗防冻,确保安全越冬。 | ||||
下 | 冬至 | ||||||
1 | 上 | 小寒 | -1.6 | 4.1 | |||
中 | |||||||
下 | 大寒 | ||||||
2 | 上 | 立春 | 1.2 | 6.0 | |||
中 | 雨水 |
返青
起身 期 |
增穗增粒 | 1、顶凌耙耱。中耕松土,促苗早发。2、因苗巧管。促壮稳发,摧弱快长,控旺防倒。亩追7.5-10公斤二铵或尿素,摧弱苗,争取分孽成穗,增加亩穗数。亩用30-40毫升麦业丰,兑水25-30公斤控旺苗防止倒伏。壮苗重点浇好孕穗挑旗水。3、病虫防治。及时防病、治虫、灭鼠、除草,确保小麦安全生产。 | |||
下 | |||||||
3 | 上 | 惊蛰 | 7.6 | 20.5 | |||
中 |
拔节
孕穗期 |
||||||
下 | 春分 | ||||||
4 | 上 | 清明 | 14.5 | 33.3 | |||
中 | |||||||
下 | 谷雨 | ||||||
5 | 上 | 立夏 | 20.3 | 48.2 | |||
中 |
灌浆
成熟期 |
增重保质 |
1、及早三喷。在孕穗扬花灌浆期,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叶面三喷2-3次。2、适时收获。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机械收获。
|
||||
下 | 小满 | ||||||
6 | 上 | 芒种 | 25.2 | 46.6 | |||
中 | |||||||
下 | 夏至 |
地区 | 主要作物 | 农作制度 | 重要农事活动 | 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 |
东北地区: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内蒙古东部 | 玉米、大豆、小麦(春)和水稻、杂粮、马铃薯、甜菜、亚麻等。玉米面积为1.4亿亩,大豆7300万亩,小麦700万亩,水稻5000万亩。辽北、吉林中部、黑龙江南部是“玉米带”,辽南、吉林白城大安、黑龙江三江平原产大米。 | 一年一熟制,旱地垄作,无霜期短,冷害较重,生产季节性强。农田地势平坦,人少地多,适宜机械作业。辽北、吉林中部、黑龙江南部是“玉米带”,辽南、吉林白城大安、黑龙江三江平原产大米。 | 1月,开展农田基本建设,积肥,玉米果穗脱粒 | 农田基本建设作业、运输备耕、玉米脱粒机脱粒 |
2月-3月,备耕工作,购种子、化肥、地膜等生产资料,积肥,整地,机械灭茬 | 农田基本建设作业、运输种子化肥等备耕物资、机械耕整地,灭茬机使用 | |||
4月-5月,耕整地、修畦田、压底肥、浇地;春播玉米、小麦、大豆等杂粮作物,水稻育秧,油菜播种,甜菜、马铃薯播种, | 机械耕整地、筑埂、铺膜,深施化肥,机械播种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,机械灌溉,盘育秧,马铃薯播种机播种,油菜机播 | |||
5月-6月,旱田作物苗期管理、追肥,水稻插秧,小麦化学除草,中耕作物深松放寒、铲趟管理、追肥、浇水 | 机械中耕除草、植保、施肥,水稻机插和机抛, | |||
7月-8月,收获小麦、春油菜,其他作物中耕施肥,作物田间管理,苜蓿(牧草)种植 | 机收小麦:其他大田作物机械追肥;抗灾救灾 | |||
9月,收获水稻、玉米、大豆、甜菜、杂粮作物 | 机收水稻、玉米、大豆、油菜等,机械化秸秆还田 | |||
10月-11月,收获玉米、三秋工作(秋整地、秋施药、秋施肥),冬积肥 | 机收玉米,秸秆、根茬粉碎还田,秋深耕深松土地 | |||
12月,兴修水利,农田基本建设 | 运输,机械脱粒 |
地区 | 主要作物 | 农作制度 | 重要农事活动 | 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 |
华北地区:北京、河北、天津、山西、内蒙古中部 | 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花生、马铃薯、油菜。小麦面积5600万亩,棉花1200万亩,玉米9000万亩,花生690万亩 |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,复种指数1.70-1.9,以旱作、平作为主,主要是小麦-玉米轮作。间套作较多,主要是麦棉套作,麦稻轮作。 | 1月-3月,冬小麦管理,小麦开始返青 | 机械施肥、灌溉 |
4月,春耕,春播玉米、棉花、花生;小麦田间管理 | 机械耕整地;冬小麦机械植保、灌溉、施肥;机播春玉米、春小麦、马铃薯、棉花 | |||
5月,持续春播,马铃薯播种,小麦春管 | ||||
6月-7月,收获小麦,春玉米中耕追肥,夏玉米、花生播种 | 跨区机收小麦;机播玉米、花生等 | |||
8月,秋季作物田间管理 | 机械植保、施肥、中耕、除草;抗灾救灾 | |||
9月-10月,收获玉米、花生、棉花、马铃薯等晚秋作物;玉米青贮、冬小麦播种 | 机收玉米、花生、马铃薯;机械深耕、深松、秸秆还田,机械施肥,冬小麦机械播种 | |||
11月,冬小麦冬前管理,镇压小麦,浇冻水,秋耕 | 灌溉;玉米机械脱粒;运输;小麦机械镇压 | |||
12月,兴修水利,农田基本建设 | 机械脱粒,运输;农田基本建设 |
地区 | 主要作物 | 农作制度 | 重要农事活动 | 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 |
华东地区: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东 | 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水稻面积1.47亿亩,小麦1.1亿亩,玉米6000万亩,棉花2600万亩。 |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,复种指数高达2.0以上。以稻麦、麦(油)棉、小麦玉米、双季稻两熟等多种熟制为主 | 1月-2月,冬作物田间管理,春耕备耕 | 机械植保、施肥、除草、耕整地 |
3月,小麦、油菜田间管理,出耕备耕 | 小麦、油菜机械施肥、植保;机械化耕整地 | |||
4月,水稻直播、早稻育秧、插秧;棉花、玉米、花生播种 | 机械化育插秧、抛秧,机播玉米、花生、棉花等 | |||
5月,收获小麦、油菜;玉米中耕,中稻育插秧、插秧,夏种玉米 | 机收小麦:中稻机插秧、抛秧;机播玉米 | |||
6月,收割小麦,播种夏玉米,晚稻育秧 | 机收小麦:机播玉米,晚稻机械化育秧 | |||
7月,收早稻,晚稻插秧,其他作物田间管理 | 机收早稻,晚稻机插秧;棉花、玉米机械中耕 | |||
8月,晚稻插秧,田间管理 | 机插秧,机械化植保,农机抗灾救灾 | |||
9月,收获中稻、玉米、花生,冬小麦播种 | 机收水稻、玉米、花生,机械脱粒;机械化耕整地,机播小麦 | |||
10月,收中稻、晚稻、玉米、棉花,冬小麦、油菜播种 | 机收中晚稻、玉米,机播油菜、冬小麦 | |||
11月,晚稻收获、冬小麦播种 | 机收中晚稻,机播冬小麦 | |||
12月,冬作物管理;农田基本建设,备耕 | 机耕,运输 |
地区 | 主要作物 | 农作制度 | 重要农事活动 | 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 |
中南地区: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海南 | 水稻、小麦。水稻面积1.7亿亩,小麦9000万亩 |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,复种指数在2.0以上,以双季稻加一季冬作物种植 | 1月-2月,冬小麦、油菜管,农田基本建设 | 农田基本建设 |
3月,玉米播种,早稻育秧 | 机精播半精播玉米;机耕 | |||
4月,水稻直播、早稻插秧,中稻育秧,玉米中耕 | 机械化育秧、插秧、抛秧;机械植保、施肥 | |||
5月,中稻育插秧,收获小麦、油菜、春玉米 | 机械插秧、抛秧;机收玉米、油菜、小麦;机械脱粒、耕整 | |||
6月,收早稻,中稻育秧,收获小麦、玉米,夏玉米播种 | 机收小麦、玉米、水稻;机械化育秧;机械脱粒 | |||
7月,中晚稻育插秧,收早稻 | 中晚稻机械插秧、抛秧,机收早稻,机械脱粒 | |||
8月,中晚稻插秧,田间管理 | 机插秧、机械植保,农机抗灾救灾 | |||
9月,中稻、夏玉米收获,油菜播种 | 机收水稻,机械脱粒,机收夏玉米,机播油菜 | |||
10月,中稻、夏玉米收获,冬小麦播种 | 机收水稻、玉米;机耕,机播冬小麦 | |||
11月,晚稻收获,秋耕,马铃薯种植 | 机收晚稻,机械脱粒;机耕,机播冬小麦、马铃薯 | |||
12月,冬作物管理 | 机械植保、灌溉;抽水抗旱、运输 |
地区 | 主要作物 | 农作制度 | 重要农事活动 | 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 |
西南地区:云南、贵州、重庆、四川、西藏 | 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、甘蔗、大豆。水稻面积7000万亩,小麦3800万亩,玉米5400万亩,油菜2500万亩 | 一年稻油两熟,以稻麦两熟为主,部分地区种植双季稻。中等海拔地区种植的玉米,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马铃薯和荞麦。 | 1月,小麦、油菜田间管理 | 机械提蓄水、植保 |
2月,小麦、油菜田间管理,早稻育秧,早春玉米育苗 | 机械提蓄水、植保 | |||
3月,小麦油菜田间管理,春耕、春播,水稻育秧 | 机械施肥、植保、提水,水稻机械化育秧 | |||
4月,水稻插秧,玉米、烤烟移栽 | 机耕、机插(抛)秧、提水,烟叶起垄 | |||
5月,中稻插秧,早玉米中耕,晚玉米播种,油菜、小麦收获 | 机收小麦、油菜;机械插秧、抛秧;早玉米中耕除草、施肥,晚玉米播种 | |||
6月-7月,水稻、玉米田间管理,早玉米、烟叶收获 | 机械中耕追肥、植保、脱粒、排灌;机收玉米 | |||
8月,水稻、玉米、烟叶收获 | 机收、机耕、机脱 | |||
9月,水稻收获,油菜育苗、直播 | 机收水稻、机耕、机脱、机播 | |||
10月-11月,玉米收获,小麦播种,油菜移栽 | 机播小麦,机收玉米,机械栽种油菜 | |||
12月,小麦、油菜田间管理 | 小麦、油菜机械中耕、追肥、提水、植保 |
地区 | 主要作物 | 农作制度 | 重要农事活动 | 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 |
西北地区: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西部、青海、新疆 | 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小麦面积5000万亩,玉米面积3500万亩,棉花主要集中在新疆,面积2200万亩。 |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制(南疆),旱作为主,降水少,蒸发强,农业需灌溉,灌溉水源不足。地表植被差,沙漠化严重,河套平原、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。复种指数1.20-1.5,主要是麦套玉米,复种青饲玉米、蔬菜、大豆油料作物等。 | 1月-2月,冬小麦管理,春耕备耕 | 机械灌溉 |
3月,冬麦田间管理,春麦、春玉米 | 机械耕整地,机播春麦、春玉米、,机械植保 | |||
4月,春麦、春玉米播种,棉花种植、马铃薯种植 | 机播小麦、玉米、马铃薯、棉花, | |||
5月,马铃薯种植,冬、春小麦中耕追肥,玉米和棉花间苗、中耕 | 小麦、玉米、棉花机械中耕、施肥、除草、植保;机播马铃薯 | |||
6月-7月,冬、春小麦收获,玉米、棉花中耕、浇水、追肥,马铃薯、棉花、田间管理,麦收后抢种夏玉米、蔬菜、油料作物,苜蓿种植 | 机收小麦、马铃薯;机播夏玉米、油菜,春玉米中耕、追肥、植保 | |||
8月,牧草收获,玉米、棉花田间管理 | 机收苜蓿;玉米机械中耕、施肥、除草、植保 | |||
9月,收获玉米、马铃薯,冬小麦开始播种 | 机收玉米、马铃薯,机械脱粒;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、机耕(深松);机播冬小麦 | |||
10月-11月,冬小麦田间管理,冬灌、追肥,棉花收获;秋耕 | 机械排灌,追施化肥;机采棉;机耕、机播冬小麦 | |||
12月,冬小麦冬灌、追肥,兴修水利,农田基本建设,积造有机肥 | 机械排灌、追施化肥、耕翻地、推土、运输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气温℃ | 降水mm | 生育进程 | 农事活动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2 | 上 | 立春 | 备种→播种 | 备种 | 选用良种,做好合格苗床,适时播种育苗 | 备足种子、肥料、地膜、农药等农用物质,选好、整平苗床地,配制好营养土。 | |||
中 | 雨水 | ||||||||
下 | 海拔400米以下地区播种育苗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气温℃ | 降水mm | 生育进程 | 农事活动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3 | 上 | 惊蛰 | 播种→移栽 | 海拔400~600米地区播种育苗 | 适时播种育苗,加强苗床管理,培育壮苗,防治鼠害,早栽早管 |
1、选用良种。选用优质高产杂交良种,每亩地备种子1~1.5公斤。
|
|||
中 | 海拔600米以上地区播种育苗。400米以下地区开始移栽 | ||||||||
下 | 春分 | 海拔400~600米地区开始移栽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气温℃ | 降水mm | 生育进程 | 农事活动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4 | 上 | 清明 | 移栽→拔节 | 海拔600米以上地区移栽 | 中耕除草,施用好定根提苗肥、拔节肥,促根壮秆。 |
1、中耕除草。小麦收获前,中耕松土1~2次,防除杂草,促进根系生长。
2、施拔节肥。拔节期(7~8叶时)亩窝施人粪30~40担加尿素6~8公斤壮秆。 |
|||
中 | |||||||||
下 | 谷雨 | 早播早栽玉米施拔节肥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气温℃ | 降水mm | 生育进程 | 农事活动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5 | 上 | 立夏 | 拔节→抽雄 | 迟播迟栽玉米施拔节肥 | 小麦收获时玉米苗达到或超过小麦高度,长势旺盛。控制螟虫为害。 |
1、中耕培土。结合施肥进行1~2次。
2、迟播迟栽玉米施拔节肥。亩窝施人畜粪30~40担加尿素6~8公斤攻秆。 3、施攻穗肥。大嗽叭口期亩窝施人畜粪50担加尿素8~10公斤攻穗。 4、防治螟虫。大嗽叭口期用3.6%杀虫双大粒剂点心防治。 |
|||
中 | |||||||||
下 | 小满 | 早播早栽玉米施攻穗肥。中耕培土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气温℃ | 降水mm | 生育进程 | 农事活动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6 | 上 | 芒种 | 抽雄→灌浆 | 迟播迟栽玉米施攻穗肥 | 攻穗攻粒,防止倒伏,控制螟虫、纹枯病为害 |
1、迟播迟栽玉米施攻穗肥。亩窝施人畜粪50担加尿素8~10公斤攻穗。
2、施攻粒肥。雌穗吐丝1/3时亩窝施人畜粪30担加尿素4公斤攻粒。 3、防止倒伏。结合施肥进行1~2次培土上厢。 4、防治纹枯病。亩用20%井冈霉素50克兑水75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。 |
|||
中 | 早播早栽玉米施攻粒肥。防治纹枯病。培土上厢。 | ||||||||
下 | 夏至 |
月份 | 旬 | 节令 | 气温℃ | 降水mm | 生育进程 | 农事活动 | 主攻方向 | 栽培管理技术 | |
7 | 灌浆→成熟 | 适时收获 | 防止过早、过迟收获,收后及时脱粒晒干 | 2/3的果穗包叶干枯发白时收获 |